劉宗聖專欄-多元投資工具有助提升台股交易熱度

台灣加權指數從去年底封關指數8,338點,截至今年12月中,指數站上9,300點,大盤上漲約1千點,然而指數位於相對高檔之際,成交量的表現卻不盡理想,日成交均量從年初716億元,至10月下滑到603億元。扣掉補班日交易的例外,單日最低成交量曾到500億以下,10月成交量1.32兆元,周轉率4.37%,再創歷史新低。

台股面臨低周轉、低成交量、低波動及低本益比的四低環境,主管機關積極研擬相關對策,提出股利所得納入利息免稅額、檢討相關稅制或者推出零股交易、延長交易時間等等措施,以期提升台股成交量。然而對低成交量憂心忡忡之餘,其實可以用另一個角度來觀察這個情形,會發現台股仍有一線曙光。

當前全球利率偏低,台股殖利率4%以上,在全球主要股市名列前茅,外資從年初以來,淨流入台灣超過百億美元,在亞洲國家中居冠,持有上市公司4成持股,成為推升台股指數的關鍵力量。此外,金管會副主委鄭貞茂研究發現,若每個月定期定額元大台灣50ETF,無論何時進場,投資年化報酬率可達到7.22%到9.39%。這樣亮麗的投報率放眼全球並不多,我們認為台股體質佳但成交量不如以往,應是台股邁向成熟國家市場的必經過程。

從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主管機關加強金融監理制度,對投資人保護及教育推廣有成,投資人觀念已然日漸成熟,台股投資人從過去偏好中小型股,追逐強勢股賺波段的短線操作思維,轉向買進並長期持有大型藍籌股的策略,享受穩健配息。

另一方面人口結構變化也使得存股思維漸獲認同,低波動、高配息標的受到青睞,成為民眾核心配置,這些現象都是主流市場的表徵,致低成交量成為轉型的陣痛。

另一數據也可以看到投資人思維不同以往,券商複委託業務連續4年創新高可見端倪,今年前10月成交量已經突破1兆,其中美國市場複委託交易達7,358億元,國人錢進美股,青睞高槓桿石油、天然氣商品連結標的。

而觀察10月甫掛牌的元大S&P石油正2迄今規模已成長4倍、元大台灣50反1ETF今年規模也成長4倍、元大S&P500反1ETF規模成長3倍,這幾個標的都是新崛起商品類型,投資人接受度頗高。顯示台灣資金動能依舊充沛,因此若只著眼「股票」低成交量,則無法對症下藥。此乃隨資訊發達,投資人布局無國界,選擇多元,不再獨鍾單一工具,單一市場。

因應台股結構性變化,除了稅制優化,交易制度強化,可以借鏡其他成熟股市的發展經驗模式,台股的定義可以更廣泛,讓集中交易市場有更多商品可以交易,若把有價證券定義擴大為受益憑證,將交易標的定義為股權類商品,除了股票外,未來或許可以交易共同基金、外匯ETF、債券ETF、結構性商品等等,讓投資人一個帳戶就能買到全球多元類別商品,如此一來,投資人不需要一味地將資金匯往海外。

台灣證交所已經注意到這個現象,提出未來將發展多元化ETF,打造多元產品交易平台,滿足各種投資需求及交易策略選擇。相信在主管機關與業者共同努力之下,當各類型金融工具陸續推出,可望發揮綜效,吸引投資人回流,台股也將成功轉型,擺脫低成交量困境。

arrow
arrow

    湛藍水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