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忙一場... 券商權證 賺6億繳稅20億

陳昱光、黃鳳丹╱台北報導

工商時報【陳昱光、黃鳳丹╱台北報導】

今年前8月權證交易明顯活絡,但券商幾乎是「白忙一場」,券商估計,前8月整體券商權證業務只賺6億元,但證交稅及掛牌費就達20億元。這兩大成本將出現連3年超過20∼30億元,為此,券商疾呼調降權證避險證交稅及掛牌費。

台股今年成交動能熱絡,下半年權證市場也因散戶回籠,成交金額明顯放大,但券商權證業務卻受到交易結構及稅費限制,獲利未能同步增長,反而被專業散戶大吃豆腐,同時又需負擔較高證交稅,面臨兩面夾擊。

過去3年,券商權證都因支付龐大的證交稅與掛牌費,受到明顯限縮,「賺得少、繳得多」的情形非常嚴重。2015年權證發行檔數首度突破2萬檔,造市規模日益擴大,但券商繳交的避險證交稅及掛牌費也跟著水漲船高,達到35.3億元,與全年權證業務稅後獲利6.7億元相比落差極大。2016年情況稍好,稅及掛牌費有26.4億元,但獲利上升至13.2億元。

券商估計,今年前8月券商權證獲利應只有6億元,但稅跟掛牌費就約20億元,今年應會超過20億元,連續3年支付成本高達20∼30億元。

業者坦言,按照今年市場熱度來看,原先預估至少要有7成券商能賺錢,但因結構改變,現在能不能有半數券商的權證部門保住獲利,都還是個未知數。大家以為權證是發行券商作莊,其實政府才是莊家,「我們證券商衝得半死,結果全都在付證交稅,根本是白玩一場。」

★更多追蹤報導

最長萬點難救證交稅 短徵恐成定局
權證投資有眉角 小心被隱波吃豆腐
號子冷吱吱 營業員兼差度日 
7、8年級生受困低薪 遠離台股
加碼投資台灣 賴揆3劑強心針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湛藍水瓶 的頭像
    湛藍水瓶

    2023 熱門新聞 熱搜 陳盈潔將入獄 李智秀離世 AI概念股 郭台銘 交友網站 北科大資財營 青年購屋 威士忌推薦 阿里山住宿 分科測驗 登革熱

    湛藍水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