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和女權史:光鮮靚麗背後的立體雜陳
歷史從來不像教科書上那樣整潔俐落,黑白分明。歷史的高大上背後從來都不乏一地雞毛,而各種難以用黑白概括的故事、衝突和爭議,或許更具穿越感,更能引發身臨其境之感。
母親節背後的「一地雞毛」
「康乃馨不會讓花瓣掉落,而是把它們簇擁在蕊心,一直到花謝;同樣,母親會把孩子擁在心中,母愛常青。」
這是「母親節之母」,安娜·賈維斯(Anna Jarvis)1927年接受採訪時這樣解釋為什麼母親節適合送康乃馨。康乃馨是賈維斯的母親生前最喜愛的花,而安娜倡議設立母親節,主要也是為了完成母親未竟的心願。
嚴格說來,世界各國母親節(或父母節、母子節)日期各不相同,美國和其他70多個國家每年5月第二個星期日過母親節,始自1908年5月10日美國西弗吉尼亞和賓夕法尼亞州。創始人安娜·賈維斯的母親生前有感於天下無數母親為家庭和子女默默無聞地作出巨大貢獻和犧牲,希望為母親設立一個紀念日,女兒替她圓了這個夢。
美國總統威爾遜1913年大筆一揮,確立了這個節日的正式地位。它隨後在世界上傳播、演變、本土化、商業化。
基本上,母親節就是個關於母愛和感恩的日子,不管是在哪一天,在地球的什麼角落。
但是,這個環繞著愛的光環的符號,背後也有一地雞毛,爭議不斷。
爭議
首先,「母親節之母」這個榮譽標籤的歸屬就有爭議。賈維斯為爭取和捍衛這頂桂冠付出了極大的心血,後來又為阻止母親節商業化打了無數官司。
早在1872年,一位名叫朱利婭·沃德·霍伊(Julia Ward Howe)的美國女性反戰活動人士倡議設「母親和平日」。她和安娜·賈維斯的母親是同輩,也是反戰運動的同路人。她們希望通過母親和平日活動來推動世界和平與團結,因為當時美國內戰和歐洲普法戰爭(法德戰爭)硝煙未盡。
直到1913年前,美國一些主要城市都在每年6月2日慶祝母親節。
另外,起源於德克薩斯州的宗教社群組織群鷹兄弟會至今認為現代母親節創始人是天主教會辦的聖母大學一位足球教練,叫弗蘭克·赫林(Frank Hering) 。他1904年就提出每年在一個周日舉辦紀念禮讚母親的活動,但沒有建議確定日期。賈維斯後來撰文猛批赫林和他的支持者出於自私目的「綁架了」母親節。
其次,終身未嫁未育的賈維斯把母親節視為她的事業、生命,也是屬於她的知識產權和合法資產。她簽名時總是在名字後面添上「母親節創始人」。
作為母親節創始人,賈維斯當年小有名氣,也有不少機會借此生財,但她不願意讓母親節跟錢有瓜葛,痛恨慈善組織打著母親節旗號為各種慈善活動募捐,不相信善款會得到善用,也痛恨商家借機促銷謀利。
她用自己的積蓄跟利用母親節促銷的商家打官司,一度有33起訴訟案同時進行,最後破產,貧病交加,84歲時在療養院去世時一文不名。
「時尚女性之母」: 海倫·格雷·布朗
「好女人不可能創造歷史」,歷史學家勞瑞爾·烏爾里奇(Laurel Thatcher Ulrich)此言道出了女權運動標桿式先驅和里程碑事件背後的複雜現實。
2012年,海倫·格雷·布朗(Helen Gurley Brown,1922-2012)去世時,知道她的人已經不多,但世界上大部分人都知道《時尚》(Cosmopolitan)雜誌。她生前在這本被尊為時尚聖經之一的期刊主編位置上坐了32年,上任後第一期封面圖片就用金髮深乳溝美女取代了以往的端莊嫻靜淑女。
她辦公室沙發靠墊上繡著她的人生箴言:「好女孩上天堂,壞女孩走四方。」
在1960年代美國民權、女權運動鋪天蓋地的時候,她也曾叱吒風雲,開先河拓疆域,稱為20世紀西方風雲人物之一。她身上貼著作家、編輯、出版商和商界女傑的標籤。
她是《慾望都市》女主之一,記者凱麗·布萊德肖的原型。
將格雷·布朗推上女性解放運動神壇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她1962年出版的《性與單身女孩》(Sex and the Single Girl)。這不僅僅是一本暢銷書;現在盡人皆知的經濟獨立、性解放、不急於結婚嫁人的時尚女性形像,實際上就誕生在她那本書中。BBC廣播四台2012年一檔女性節目用「石破天驚」來形容格雷·布朗這本處女作。
1965年,布朗成為《時尚》主編,又開啟了女性雜誌的新紀元,打破了傳統上女性刊物只關注時裝和家務的傳統,理直氣壯地建議"單身女性"盡情榨取青春蘊含的快樂,尤其是性的愉悅。
這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女權主義標桿式人物。然而,如此光鮮靚麗的背後,爭議和質疑不斷。
爭議
保守派攻擊她自然不出意料,她確實代表了對傳統的家庭模式和性別角色的攻擊。但另一方面,女權主義陣營也在質疑她是不是「假冒」,因為她對外表的極度注重,為買名牌服裝不惜拿出吃飯錢,跟女權主義的主張有悖。
格雷·布朗還有一句名言:「永葆瘦身材,為瘦不惜任何代價。」
格雷·布朗的詞匯表上似乎沒有姐妹、閨蜜,因為在她看來,獨立於家庭和潛在夫君的單身女性雖然身心解放,但在職場和情場遇到的所有其他女性都是競爭對手,已婚男性都是調情、勾引的對象。她在為年過半百的女性寫的一本書中指出,過了中年,可供選擇的男性不多了,一個取巧的辦法是偷偷勾引閨蜜、熟人的丈夫。
她主張對別人的老婆採取「騎士態度」,不是騎士對女士的彬彬有禮,而是騎士殺敵之勇。曾有評論者認為這個主張催生了「破壞家庭的一代」。
1990年代,布朗還對職場性騷擾問題嗤之以鼻,認為那屬於男性對女性的欣賞和恭維。站在2018年的角度來看,很難判斷布朗究竟是超前還是落後於時代,因為她早30年就預見到熱播電視劇《慾望都市》(Sex and the City)的靈魂內核。
「大愛無疆的化身」: 特蕾莎修女
特蕾莎修女,(又譯德蘭修女、泰瑞莎修女,1910-1997),堪稱歷史上一個旗桿性標誌人物,畢生致力於消除貧困,是舉世聞名的天主教慈善工作者,1950年到1997年,近半個世紀的時間在印度加爾各答為窮人服務。
她創建仁愛之家,在艱苦簡陋的條件下教孩子識字,為窮人治病,為身患絶症的人提供基本的食宿,讓他們在人世彌留的時間保持基本的尊嚴。她還對導致這種貧困的政策提出激烈批評。
1969年,英國廣播公司BBC播出一部展示特蕾莎修女在加爾各答仁愛之家的紀錄片,使她一夜成名,家喻戶曉。
到她去世的時候,仁愛之家的規模已經擴大到在133個國家,有修女4500人,開設醫院、孤兒院、臨終關懷、老人院、婦女院和學校,來自各國的志願者數以萬計。
特蕾莎修女1979年獲諾貝爾和平獎,2003年被教宗保羅二世列入天主教宣福名單,2016年被天主教會封聖。她的生平事蹟寫入歷史教材,見諸各類文字,代代相傳。
總之,特蕾莎修女成了大愛無疆的化身。但背後的現實則複雜得多。
爭議
特蕾莎修女籌款數百萬興建的仁愛之家收容、醫療機構簡陋、破敗、業餘,衛生狀況極差,有些還收錢,而仁愛之家拒絶向審計員公開賬目。
批評者說,仁愛之家旗下的醫院的醫療服務離基本要求相差很遠,而勸人皈依天主教經常被放在首位,而提供必要的護理屈居此要地位。
特蕾莎修女在諾貝爾獎頒獎儀式上發表講話時直言不諱地譴責墮胎是「破壞和平的最兇猛的力量」。稍後,她又倡儀把禁止離婚寫入愛爾蘭憲法。
即使放在天主教的語境中,特蕾莎修女上面這兩個立場都稱得上極端,而且受到廣泛批評,認為這兩條建議的最大受害者是貧窮的女性。還有人指出,作為一名歐洲白人,來自天主教會的「救贖者」,特蕾莎修女在印度的存在本身就是西方對印度的政治和精神殖民主義的化身。
她出生在馬其頓,祖籍阿爾巴尼亞。
關於仁愛之家旗下醫療機構的髒亂差,網上有不少親歷者陳述和間接評論。較猛的抨擊更主要針對的是天主教會,認為仁愛之家收到的捐款不計其數而去向不明,很可能是被私下輸送到梵蒂岡金庫。
她創辦的仁愛之家在她生前身後爭議不斷,2018年甚至爆出販賣嬰兒的醜聞。
還有人對她晚年生病時在條件最好的醫院治療提出異議,認為這是言行不一 。
留言列表